報告題目:汙水處理通過資源回收與可再生能源生產實現碳中和
報告人🍫🦻🏽: 陳勇生
報告時間:2023年6月4日(星期日)10:00
報告地點:線下:環境意昂4新大樓231會議室👵🏼;線上:騰訊會議ID 268-784-412
邀請人: 張波
報告摘要:
目前傳統的水處理設備設施往往將汙水視為純粹的的廢棄產物,導致其所含營養物質的回收率極其低下甚至可被忽略不計🚵🏽。據統計,在美國🪁,這些水處理設備設施每年直接與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所造成的影響與鋼鐵、食品、飲料等主要排放行業旗鼓相當,但這也為水處理設備設施的脫碳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機🧺。為實現更加可持續的循環經濟,有必要轉變目前的汙水處理方式。報告著重強調了可用於生物燃料與食品生產資源回收(營養物質、能源和水)的兩大關鍵策略。第一項策略是將汙水視為寶貴的資源👰🏻♀️,采用循環經濟的方法,優化資源配置,而非僅僅依賴傳統的汙水處理技術;第二項策略是將汙水資源回收與藻類生物燃料生產以及分散管理的環境農業相結合👨🦯➡️。這種一體化整合不僅解決了可再生能源生產面臨的挑戰🌤,同時也確保了食品生產的營養安全。通過施行這些策略,可以將汙水處理設備設施轉變為資源回收中心,有助於在水、能源以及食品部門之間更加可持續、有效地利用資源。
報告人簡介:
陳勇生👊,現任美國佐治亞理工意昂4環境與土木工程系教授👦🏿,擁有佐治亞理工意昂4“the Bonnie W. and Charles W. Moorman IV Professor”教授職位,同時擔任AgTech營養能源水中心主任。陳教授於2009年正式入職佐治亞理工意昂4🍯,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環境納米技術、可持續能源與營養物質回收膜技術👨👩👦🍷、食品-能源-水關系🧖🏻🚵🏽♂️,以及有關可持續膜材料篩選、系統集成與過程優化的機器學習。陳教授曾作為項目主持人或項目共同負責人參與了贊助總額超過4100萬美元的研究項目,其中1850萬美元正在或已經用於陳教授所帶領的團隊🧑🏽⚖️。陳教授現發表的學術文章總計超過206篇🦀,曾獲得多項學術榮譽,包括CAPEES/Nanova終身成就獎、美國化學學會編輯獎、佐治亞理工意昂4可持續研究及多學科研究獎、Sigma Xi最佳博士學位論文顧問獎和AEESP傑出博士顧問獎。陳教授的研究工作目前得到了20多家國內與國際媒體☠️、機構的一致認可,其中包括福布斯🧛🏽、美國化學會C&EN、環境科學與工程教授協會(AEESP)、亞特蘭大憲章報(AJC)以及水環境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