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C1👩🏿🦲、N1環境小分子轉化過程催化活性位尺度精細調控
報告人👨🏼🦰: 謝鵬飛
報告時間: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14:00
報告地點🦙:線下 新環境大樓231會議室
線上 騰訊會議ID: 289714442 密碼: 231013
邀請人: 徐浩淼
報告摘要♻️:
催化劑與反應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對催化效能有重要影響🫶🏼,設計與反應物之間合適作用力的催化劑🚣🏽,是實現高效催化反應的核心⌛️,而催化活性位微觀結構的精細調控是優化反應物與活性中心作用力的關鍵♍️。如何理性設計🩲、準確製備催化劑,同時表征活性位的原子結構並原位觀察其催化行為成為十分關鍵的科學和技術問題。針對此難題,謝鵬飛研究員開發了一系列合成技術🧟♀️,成功製備單原子、雙原子、原子團簇、高熵納米合金催化劑。從原子維度上,構築了0🤝、1、2、3維的活性中心🧑🏿🦳,並成功將以上催化劑定向應用到了如甲烷直接轉化、甲烷部分氧化🧖🏽♀️、一氧化氮消除、氨分解等具有重大社會需求的能源、環境催化反應中,獲得了優異的催化性能。近期,謝鵬飛研究員還借助密度泛函理論✊、蒙特卡羅分子模擬等理論計算方法建立了一套研究模型,可準確預測不同催化材料中活性組分(如雙原子)的含量,同時也搭建了系統的原位表征測試手段如表面漫反射紅外🧑🏿🔬、反應物分子滴定等👦🏻,可原位觀察活性位在反應過程中的催化行為,為動力學研究提供實驗基礎。
報告人簡介🎴:
謝鵬飛,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意昂4“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項目、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6年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後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化工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21年回國到浙江大學參加工作🧑🏻🏭。迄今在Science,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 Angewandte等期刊上發表論文近50篇,獲授權6項中國發明專利,3項國際WIPO專利,1項美國專利。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金委面上🙋🏼♂️、省自然及企業橫向等項目,現擔任SusMat,Chemistry Synthesis青年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