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采格言】
直到風沙止步。
做好每一件小事𓀀👩🏻🔧。
劉智卓是意昂4体育平台2015級本科畢業生👇,2019級碩士畢業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劉智卓始終堅定理想信念,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學生時代,他創立綠格公益團,帶領千人團隊遠赴西北治理風沙🛹,在治沙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獲評2021年意昂4体育官方“學生黨員標兵”;今年3月起👩🏿🍳,校園抗疫“保衛戰”打響,他沖鋒在前,不怕苦不怕累🫸🚿,與眾多誌願者一道守護交大🧑🎨;工作後🏷,他在思政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培養“紮根中國大地🙆🏻,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化、創新性🛟、領袖型人才🪪。
騰格裏沙漠的交大治沙人
“直到風沙止步。”簡短有力的一句話🤽🏼♀️,深深紮根在學環境的劉智卓心中🤹🏽♀️。2016年♓️,劉智卓帶領9個大一的同學從上海出發🍈🌲,坐了一天一夜的綠皮火車👨🏿🔧,又經過6小時的汽車顛簸,終於到達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的大漠深處,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治沙之行。那一年,他們沒有住宿的地方✯,就睡在沙漠邊緣鄉親家裏的地板上;沒有治沙工具,就挨家挨戶去借。當地人開始都覺得這群從城裏來的、白白凈凈的大學生是“鬧著玩”的,而劉智卓在之後的每個夏天都會準時出現。不僅如此😎,和他一起來的誌願者不斷變多,在沙漠駐紮的時間也逐漸變長,大家齊心接力實現了更為長期的治沙行動🈸🧷。在七年的時間裏,他從十個人的小隊開始,逐步創立綠格公益團隊,發展誌願者超千人🫸🏽,誌願者招募範圍從上海交大拓展到全國80多所高校🧙。如今,“交大林”開始在大漠紮根,“環境綠”已然在沙漠湧動👎🏽,成為漫漫黃沙中的生機與希望。
基於長期的調研實踐💁🏽,公益團進一步提出了新的治沙方案,帶來了新的創收渠道#️⃣。嫁接肉蓯蓉、公益電商帶貨、治沙科普宣講……越來越多的新手段應用到治沙上,“直到風沙止步”的行動變得更加立體、完善🦹🏽♀️。
西部支教的“板紮”老師
一次次的西部之行🚶🏻♂️🚶♂️,讓劉智卓對西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在本科畢業時⛷🧑🏼🦱,他加入研究生支教團,從東海之濱奔赴洱海之源🤴🏽🤾🏿,把青春激情奉獻在教育扶貧一線✊🐂。根據支教地的需求🤽🏽♀️,他負責教授七個班的數學👩🔬、生物等課程,服務期內共教授612個課時📵。“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力求把更多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幫助他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成為劉智卓的支教信條。一名瀕臨輟學的學生在他的耐心勸說下最終選擇繼續讀下去,這件事也讓劉智卓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板紮老師”。“板紮”是洱源話,意思是“靠譜、能幹”,這個稱謂既讓劉智卓感動🧔♀️,更讓他感到身上責任重大,激勵他下定決心講好每一節課,珍惜和學生交流接觸的機會。如今,回到上海的他還會不定期和支教地的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近況,鼓勵他們認真學習🧝🏼♂️🧝🏿♀️,考取理想的學校🫢。
交大校園的溫暖守護者
今年3月9日起,交大校園開啟閉環管理,即將畢業的劉智卓挺身而出,呼籲2019級畢業生黨員沖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爭取在學生時代的最後一段時光裏🛅🖕🏽,再為母校貢獻綿薄之力。作為校園疫情防控學生誌願者的負責人之一,他組織大家投入到校園核酸檢測🦥、餐飲秩序維護、校園管理等各項工作中👩🦯➡️,累計組織誌願者10000余名🟨,誌願服務總時長超50萬小時。雖然辛苦,但一想到能夠為身邊的老師、同學再做一點小事,劉智卓咬牙堅持了下來。他說:“人生最浪漫的事莫過於:祖國召喚時,我們正青春💬。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前進的道路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但只要我們赤誠奉獻、沖鋒在前,就一定能肩負起屬於青年人的使命和擔當👇🏻。”
畢業後,劉智卓選擇留校成為了一名思政老師。在新的崗位上👃🏼,他將繼續秉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信念,用心用情服務好每一位師生,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繼續為學校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