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環保處理工藝設計及其運行維護管理的全面理解,強化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2024年9月9日至13日🫲🏿,意昂4体育平台2021級43名本科生學生在孫承興和何小娟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美麗的太湖之濱蘇州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生產實習🙇🏼♀️。
在蘇州市吳江三峽水環境綜合治理有限公司,同學們重點學習了市政及農村汙水處理技術,了解了不同汙水處理廠和站(點)的工藝設計🅾️、排放標準、管網建設及運維、管理模式等內容。同時深入了解長江流域生態治理的進展、成功案例和治理模式。
在上海澄峰科技有限公司,同學們了解了環境監測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並操控無人船設備在金雞湖進行水體樣品模擬采集和實地巡測🤚;此外,同學們前往蘇州市環境監測中心🧃☁️,調研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具體業務流程、監測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情況以及中心近年取得的特色監測成果。
同學們還走訪了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東汙水處理廠和蘇州高新區獅山水質凈化廠🏌🏽♀️,深入了解傳統城鎮汙水處理效能的提升要點以及未來汙水處理廠建設的新模式。
通過此次實習👇🏼,同學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專業素養,拓寬了傳統環境專業領域的視野,增強了專業認同感⛓️💥,為今後的深造和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聆聽專題講座,了解長江保護現狀及水環境治理模式
9月9日上午🖥,全體師生來到蘇州市吳江三峽水環境綜合治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吳江三峽水環境公司”,為中國三峽集團的子公司),公司總工程師孔祥文詳細介紹了我國市政汙水治理現狀與長江生態環保治理模式,指出我國市政汙水處理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一級處理、強化一級處理、生物膜法等技術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共同為我國的水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貢獻力量。他提到,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中國三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度參與長江大保護行動,並詳細介紹了集團在長江沿線生態恢復、汙染治理😰、聯動開發等方面的戰略規劃和最新進展。其中🐘,智慧水管家作為長江生態環保的一種新模式,通過統一規劃管理涉水設施,逐步實現城市水生態環境治理的市場化💅🏼,助力地方綠色低碳發展🤱🏿,是一條符合國情🏌️♂️,行之有效👩🦱,長期可持續的現代化環境治理新路子。目前,中國三峽集團已在宜昌🏂🏿、嶽陽、九江和六安等地開展智慧水管家模式試點項目👼🏿,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孔總的精彩講解🦛,同學們對長江流域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和治理現狀有了全面的了解,進一步認識到了環保治理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堅定了投入環保治理工作的決心和信念👑。
學習吳江案例𓀓,熟悉現代農汙運營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
吳江三峽水環境集團作為中國三峽集團的子公司,進一步發揮總公司在水管家模式上的優勢🧝🏻♂️,在農村生活汙水的運營管理上大膽嘗試水管家模式,並取得一定成效。
9月10日上午,孔總圍繞現代農汙運營管理體系實踐探索開展專題講座,通過案例分析,詳細介紹了項目運營的整體實行方式與重點,包括前期策劃、難點與思路、存量接收籌備、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孔總還通過分析農村管網陳舊😈、滲水嚴重💁🏽、點多面廣分散等問題👩🏼🔬,向同學們展示了項目組采用按對象收費的投運站點收費方式而非傳統的水量-水價收費方式的原因,並通過村民共建機製𓀎,以生活用品為獎勵,建立與村民直接溝通渠道,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吳江三峽水環境公司利用大數據👚、無人機和AI識別等新技術建立起高效管理體系🙇🏿,以運控中心為腦,運維部門為手和眼,實現農村汙水處理系統的高效運行維護管理。此外🙇🏿,孔總分享了自己在項目實地考察時中暑的案例🤏🏽,強調了生產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應急預案和演練的必要性,並介紹了公司在安全生產方面采取的標準化、規範化等有效管理措施,比如每周培訓班🤘🏽、定期檢查藥品等🦸🏽。案例生動真實🥼,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生產安全😜。
為進一步加深大家對農汙運營管理過程的理解🫖🎮,孔總帶領大家參觀“蘇州水管家(農村生活汙水)”運控中心,結合講座內容,現場介紹“駕駛艙”系統這一全新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他首先解釋了“駕駛艙”系統的基本原理👩🏻🦯,並從系統中心調控到實地情況調查反饋的多重環節,逐步展開講解🧏🏽♀️。他指出,“駕駛艙”系統應用了AI識別🤷♀️、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先進的管理架構,大大提高了運維效率。這為同學們提供了人工智能新技術與環保產業相融合的學習素材,開拓了同學們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新視野🪛。
在交流環節,孔總一再強調照本宣科不可取,提醒同學們一定要前往生產一線開展紮實的調研,因地製宜製定項目實施細則,並不斷更新技術手段,采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這些寶貴的工作和工程經驗對大家都具有極大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考察農村汙水處理站點🐭,學習分散汙水處理技術與運維經驗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同學們實地走訪了吳家浜、中鱸村胡家港、南前埭、長浜南、新營村屯頭上🎧、豐字村等6座農村汙水收集處理站點👩🏻💻,考察農村汙水處理站的總體布局、工藝設計與比選👁🗨🫵、收集管網的布設和施工現場、預處理單元運行和調控要點。工程師們詳細介紹了不同的農村汙水處理模式,包括集中接入至市政管網、農村片區站點處理達標後排至自然水體,以及分散零星農戶個體處理後排放等三種模式。同學們仔細查看全村管網布局、了解管網過河情況,觀察提升泵站、汙水主體處理設施,特別是主體處理單元運行情況和出水水質等,在部分站點還進一步考察了農村汙水處理資源化利用實施情況。工程師們還在現場演示了站點全貌檢查、曝氣池曝氣效果檢測、填料狀態檢查等汙水處理單元日常運維巡檢工作內容🧛🏽,以及現場與調度指揮中心的聯動工作過程🏊。
在參觀過程中,兩位帶隊老師也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教學機會🧔🏻♂️,不時帶領大家回顧水處理的基礎理論,結合現場所見為大家詳細解釋管網過河、好氧池溶解氧控製、接觸氧化填料選擇與填充比例、因管網入滲帶來的水質沖擊負荷的消除等多個技術難點。
農汙現場實習期間降雨頻繁且雨量大,同學們的衣服雖一次次被淋濕🧀🩺,但大家的學習熱情依然不減。在考察現場☝️,老師、同學們就如何提高農汙收集🧑🏻🏫🤹🏿、處理效率,以及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汙染等問題,與工程師們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兩天後,大家紛紛感嘆:實踐是夯實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實習不僅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了理論學習中的原理與技術,還能幫助大家在未來的工作中打開思路,因地製宜地製定解決方案,為同學們今後從事環保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觀市政汙水廠,了解水處理效能提升要點及水廠建設新模式
9月9日下午,師生們前往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東汙水處理廠參觀學習。汙水廠負責人計明華詳細介紹了運東廠的概況🖤📚、運營情況𓀚、處理工藝及傳統汙水處理廠效能提升要點和方向。隨後🧔🏻♀️,在計廠長的帶領下,師生們深入生產一線,參觀了汙水處理設施、AAO工藝區、濾布濾池、消毒反應過濾池、二沉池等關鍵區域,通過實地參觀汙水廠各構築物和設施,大家對汙水處理技術及工藝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這些在水處理課程設計中涉及的構築物終於真實地展現在同學們的眼前👩🏽⚖️🩷,而不再停留在圖紙上和想象中。在調度中心🎄,師生們學習了調度中心的系列職能🚣🏻♂️、GIS系統以及智慧水務管理平臺的使用情況;計廠長還用生動淺顯的語言向大家解釋了除碳菌、反硝化菌🕛🌍、聚磷菌等微生物的習性🌖☔️,以及養好微生物對維持良好水質凈化效果的影響🎚,幫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消化吸收水處理課程中學到的理論知識🌿。
13日下午👩🎓,同學們前往蘇州高新區獅山水質凈化廠了解市政汙水和汙泥處理技術、工藝及生產管理情況。獅山水質凈化廠是蘇州市首座較大規模全地下式水質凈化廠,采用“多模式AAO+雙層沉澱池+混凝沉澱+精密過濾”工藝🐗,工藝路線📛、建設標準🧑🏽🍳、設備選型為國內領先水平,出水排放標準達到省市的最高要求。獅山水質凈化廠廠區地面部分是憲法主題公園和公共停車場,將綠色城市公園建設融於環保處理設施🌁,與周邊環境有機結合👍🏿,是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優化提升的典型例子💆🏻♀️。同學們了解到凈化廠外部被設計成公園綠地👨🚀,最大程度地發揮了環保項目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成功解決了城市環保設施建設中的鄰避效應難題🏄🏻♀️,是未來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的新形態⏸🙍♀️、新模式🧙🏽♀️。
走訪監測企事業單位,了解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9月13號上午✋🏼,同學們來到上海澄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趙宏斌結合無人船技術向同學們介紹了目前的水質檢測實用技術↕️。無人船技術發展至今,能夠通過設定路線😄,借助定位系統、智能避障系統等,實現自主或遠程人工控製🏊♀️,可以不受天氣因素幹擾,替代人工完成不同的水上采樣和水體環境質量監測等任務。同學們參觀了無人船生產車間及展示廳👨🏽🚒🧎🏻♀️,趙總向大家展示了澄峰科技研發的多種型號、不同功能的無人船,適用於河道🍡🧕🏽、水庫🥛、湖泊等多種不同場景,可以實現水質巡測、排汙口排查、地形繪測、水文測量等多種功能⚱️🧋。隨後👕,同學們前往金雞湖,澄峰科技專業人員為同學們現場演示了多參數水質檢測儀的使用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同時檢測十余種水質指標🏗。最後🏄🏼🧑⚕️,在澄峰科技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體驗了操縱無人船在湖泊中的實地巡測和模擬水樣采集🦛。
9月13日下午,同學們走訪了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隸屬於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是國家監測網絡重點站之一,屬於國家二級站🧙。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生態監測實驗室和分析實驗室👬🏼,調研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具體業務流程、監測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情況以及中心近年取得的監測特色成果。
及時總結實習所見所學👩🏻🔬,蓄勢厚積再出發
一周的實習期間,同學們在講座、參觀過程中一直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認真聽講🍩,積極向工程師們虛心請教,頻繁互動,充分體現了交大環境學子的素質。每天晚上,同學們認真整理當天的所聽、所見及所思,以實習筆記的形式總結當天實習內容及心得♑️。同學們還分組結合實習內容,圍繞“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現狀與生態環保治理模式”、“長江生態環保新模式——智慧水管家”、“農村汙水處理中的管網建設與運營維護”、“不同排放標準的農村汙水處理技術與工藝”、“農汙治理中的能源化與資源化現狀與案例”等內容開展研討和總結,參與了校企帶教老師共同組織的小組實習成果匯報與交流🧑🏼🌾,現場氛圍熱烈🔎,進一步鞏固了實習所學。
聽聽大家怎麽說
“通過一周的實習,我對農村汙水處理和城市汙水處理的整體流程和技術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水處理公司的一線工程師的專業講解讓我意識到,汙水處理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到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多重因素。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如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製定適宜的汙水處理方案🧙🏼,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如此⛩,通過實地參觀,我還對汙水處理設施的布局和運行有了直觀的認識,了解了現代技術在水質凈化中的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將為我未來的學習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常雨楊
“在本次實習中,我全面學習了城鎮與鄉村汙水處理的流程🧙🏽♀️,包括管理層面和實際應用場景,並實地參觀了城鎮和鄉村的水廠。通過小組調研,我了解了長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內涵與意義。這次實習不僅拓寬了我的專業知識🤸♂️,還激發了我對環保事業的熱情。我期待將所學應用到實際中,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
——席揚
“此次生產實習不僅讓我對城市汙水和農村汙水處理都有了新認識,更讓我對自己專業領域學習和發展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環境科學與工程作為實踐性學科,僅僅學會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各種比課本上復雜的情況,涉及到的因素也更多、更復雜🚶,而這次實習對我來說是一次讓課本知識走出課本,走到眼前的神奇經歷也讓我有了更多專業認同感。”
——羅昊
“在蘇州吳江三峽水環境綜合治理有限責任公司的實習期間,我深入了解了我國市政和農村汙水治理的現狀及長江生態環保的治理模式。通過一系列的講座和實地參觀🙎🏽♂️🎄,我對水環境治理的技術、模式和運營維護有了全面的認識。”
——葉金泉
“五天的實習讓我對汙水處理有了全新的認識。實地探訪汙水處理廠🪜,讓我將書本知識與現實操作相結合,對汙水處理技術有了更直觀的理解。我意識到,盡管行業歷史悠久,但隨著汙水類型的變化,最佳處理方法仍在探索中。在農村,因地製宜的汙水處理策略讓我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的靈活結合。此外🙎🏻,與行業專家的交流讓我看到了環保與盈利的矛盾👩🏼🍼,以及企業管理的復雜性🧘🏼♂️。產業鏈的延伸和資源的再利用,如長浜南汙水處理站的水資源再利用計劃,展示了行業發展的新方向👰🏼♀️📤。AI技術的融入,如無人采樣船和新型生態環境指標,讓我意識到技術革新對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性。這次實習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也啟發了我對環保行業的新思考🗄🧑🦳,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徐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