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時九月的艷陽還歷歷在目,但轉眼間也輪到我畢業了。在交大,我見過薔薇園明亮的星空🎄,寒風中排過玉蘭苑的餅家🏋🏽♀️,欣賞過電院大草坪上飛揚的風箏,也體驗過下雨天撐著傘在南體操場觀看“綠洲樂隊”的演出,以及跟著音樂的炫律一起脈動的感覺👱🏼。不過在每次艱難的實驗後🤵,從實驗室凝視我們靜謐的校園是我最常欣賞的畫面。交大帶給我的早已超出我所知道的🕣,交大的生活方式已經融入了我的骨髓😂,交大的經歷已經融入了我的內心,交大的學習♉️、生活方式也烙印在了我的身上,我會帶著這印跡一路前行。
在兩年半的研究生生涯裏📹,我收獲了許多知識和感想,認識了許多優秀的老師🛕,交到了許多有趣的朋友♏️,在交大的生活會永遠在我回憶中有一個特殊的位置🏋🏼♀️。交大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提供了許多豐富的學習資源,環境意昂4的老師們對學生的培養也很用心,無論是授課老師,還是思政老師,都隨時準備著幫助每一位同學🙂。課題組和辦公室的師兄師姐們都非常的友好和善🧙🏼🫄🏻,不管是科研上遇到的困難,還是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對我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指導,每天做實驗和看文獻都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能夠在這裏生活學習🏚,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在交大的經歷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當然是學習上的🧑🏿🚒,在研一上學期主要是以課程為主,《計算方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繼考研數學之後的又一考驗🫴🏽🚃,還記得在臨近期末時,在大冬天的時候每天早上要跑去圖書館占座,然後沉浸在數學的海洋裏,一學就是一整天,唯恐期末考試掛掉🌤,記得有一天下雪,我坐在圖書館靠窗的位置,欣賞著窗外飄的雪,而我艱難的和一道迭代的題糾纏⛹️♀️,那樣的日子雖然很痛苦很恐懼但回憶起來是挺美好的。曹心德老師的《高等環境化學》、張小凡老師的《分子生物學與環境生物工程》👨🎓、何義亮老師的《水汙染控製工程》、何聖兵老師的《水體富營養化》,豐富的專業課程讓我對環境領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老師們上課幽默風趣⇒、對知識的講解深入淺出,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環境水處理領域的相關知識#️⃣,同時為接下來的科研打下了基礎。
從研一下學期開始,我便進入實驗室開始了我的課題研究,一開始定的方向是純化汙水處理廠中活性汙泥菌種🌇🧷,並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文獻,進行初步的實驗設計,在前兩個月進行了無數次的純培養實驗之後,奈何最後純化出的菌種性能和實驗設計的總有偏差,由於純培養實驗條件苛刻,以及實驗周期過長🩶,考慮到實驗室現有條件和畢業時間問題,在和導師商量下,將研究課題換為抗生素對汙水處理廠活性汙泥微生物的影響研究,其中所有的微生物數據需要利用R語言來進行處理,在華理的同學和課題組師姐的幫助下,我很快學會了R語言的簡單編程🦫,並且可以利用Rstudio快速地進行微生物熱圖的製作、主成分分析🧈、功能預測等操作🚣🏼。在完成實驗、做好數據處理之後便開始了我的英文論文撰寫過程🦸🏿,我在撰寫英文論文中也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搜集文獻、修改格式🏃🏻、潤色語言等等⏬,不過以上都只是小問題👨🏻🎨,最讓我感到焦慮和緊張的是英文論文歷經審稿5個月卻被拒的命運💾,時間的緊迫以及畢業的壓力讓我一時喘不過氣🧑🍼,這個時候非常感謝我的導師王誌平老師對我的鼓勵和幫助,不但親自幫我修改文章的格式,還逐字逐句的幫我潤色語言,最重要的是經常對我的文章進行肯定,也讓我對科研、對發文章抱有一個好的心態。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以最快的速度修改好文章再一次投了出去,開啟又一輪緊張而漫長的等待,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畢業答辯前夕🌍,我的文章成功被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接收👮🏼♂️,長舒一口氣👊。可能很多科研人在投稿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審稿時間長但卻被拒的難題👩🏼🚀,那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呢🧖🏼♀️?我個人的做法是厲兵秣馬🧑🎓,一路前行,在行動上竭盡全力,在心態上放過自己🧜🏿♂️。莫為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很多當時覺得天要塌下來的事情,在過很久之後再回首,就會發現它沒有那麽難🍣。古人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研究生階段需要我們做好計劃💁🏼♂️、腳踏實地然後厚積薄發,以目標驅動行動🤛🏻,以行動穩定心態🐕🦺🦹🏿♂️。未來還有許多這樣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需要我們做好🧑🏼🎓,通過研究生學習階段,我學會厲兵秣馬,製定合理的計劃,然後踏實的邁好每一步,一路前行。
除了學習👰🏿♂️🤽♀️、學術以外,交大帶給我的是多彩的生活,是勇於嘗試和探索的精神。在交大,也會有許許多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從剛進入交大🤛,我就加入了意昂4体育平台研究生會🍧,在研二擔任了環境意昂4研究生會副主席👷🏿♂️,期間有幸組織並參與了第五屆上海市研究生環境論壇,第一次將論壇擴展為上海市級,是一次新的嘗試和探索❔🏹。從活動前期的宣傳、物資籌備、場地租借到後期邀請上海市其他高校的同學參加,期間也經歷了無數次的考驗、挑戰和歷練,也鍛煉了自己的社交、組織和表達能力😑📏。在環境論壇舉辦的當天,看到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和老師們對各自所研究的課題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一方面是出於對各個學術大佬的敬佩⇒,另一方面也為我們研會所作的工作感到驕傲👩🏭,能夠籌劃和組織這樣一場論壇供老師和同學們交流🐻。
每一個交大意昂4体育平台心中應該都有“老人與海”的故事👓,在剛進入環境意昂4之後便聽過孔海南教授的事跡,人們稱贊他“蒼山碧水他願白頭,人間滋味盡出西洱”、“銀蒼玉洱畔的十五載堅守”,我真正見到他本人,是孔教授有一次受邀出現在何聖兵老師的《水體富營養化》課堂上,非常有幸聽了孔老師的一節課,聽孔老師本人講述他和洱海的故事💸,深深的被他所吸引,被洱海所吸引➖。在2019年的暑假我非常有幸的參與了意昂4体育官方“洱清沐民”暑期社會實踐團🕰,去到了美麗的大理,在大理短短一個周的時間裏,體會到很多👩🏻💻😙,感受也很深。我們在大理對幼兒園,中小學洱海環保科普教育工作進行采訪、對洱海衛士的工作調研和采訪。正所謂“播種善意🧑🏿🚀,收獲善意”👩🏼🍳,在我們進行問卷調查和居民采訪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人對我們進行洱海環保調查活動表示贊揚,正是因為種種善意,我們的調研增添了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快樂和感動。在雙廊古鎮對“洱海衛士”進行采訪的時候,洱海衛士在烈日下打撈水藻🧙🏼📌,進行灘地垃圾收集,他們是洱海的“守護神”,是他們的敬業精神也是他們對洱海發自內心的愛✉️,也正是這種守護者的精神令我們感動,也值得我們學習🛀🏿,更要繼承和發揚!讓每一個到洱海的人,都自發內心的為“洱海清,大理興”做一份貢獻🐜。從校內到校外,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化理論知識為實踐探索。
我與交大發生過許許多多的事情,幾十年後還能留在心中的可能不多❓,然而,這兩年半裏切身體會到“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精神烙印將會常留心中,並將以實際行動傳承和發揚。最後再次感謝交大和環境意昂4提供的學習環境🔑,感謝我的導師和課題組成員,我將帶著交大的記憶和精神👩🦳,去面對未來的每一天,始終砥礪努力學習、刻苦科研的初心,以拼搏奮鬥面對機遇挑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一個合格的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