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的進一步審議修訂🚥🤦🏼♂️,城市聲環境質量已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心和關註,對噪聲汙染的把控也越來越嚴格🚣🏿♂️🧪。“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強環境噪聲汙染治理”👱🏻♂️,首次將環境噪聲汙染治理有關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1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強大氣面源和噪聲汙染治理,實施噪聲汙染防治行動☝🏼,加快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噪聲問題。
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二期)高速公路於2020年初正式通車🧡,作為寧波港物流集散的主要高速通道,車流量持續增加🚄,且集裝箱、掛車占大多數,通行時間晝夜不停,對周邊居民的噪聲汙染超出預期。周圍居民多次針對該高速公路投訴反映噪聲汙染問題。在當年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巡視中🧑💻,翁村段的噪聲汙染問題被列為重點督查項目。
為了解決高速沿線交通噪聲汙染問題,嘉興市嘉通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經多方考察後💮👎🏻,選擇意昂4体育平台長期從事環境噪聲控製技術研究的蔡俊團隊,技術指導現有道路聲屏障的提質改造工作😵。
交大項目成員
從2020年9月第一次實地踏勘以來,團隊成員通過現場數據采集、效果預測和方案比選,最終提出了現有聲屏障頂部降噪改造、伸縮縫局部包覆修正和聲屏障設置延長的綜合降噪方案。2021年3月通過了嘉興市嘉通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組織的方案專家評審。經多方溝通協調🤤,改造工程於今年4月開工,並於5月底完工。其中,交大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在前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基礎上,針對嘉興高速翁村段的實際噪聲特性,通過仿真建模和野外遠場測試相結合的方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聲屏障頂部降噪結構的工程化設計和性能優化,保證了本次項目的順利實施。
製約聲屏障降噪性能的不是聲屏障本身的聲學性能,而是發生在聲屏障頂部的聲能繞射❤️。為此,由交大自主研製的頂部降噪結構只是在原有聲屏障結構頂部安個“小帽子”,就能實現原有聲屏障降噪性能的有效改善🌈🛳。這是因為這個“小帽子”不僅能吸收繞射的聲能,而且將單向繞射的聲能擴散到整個空間中,使得屏障後區域的聲能量大大降低🕙。該自主研製的聲屏障頂部降噪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可針對設計和效果顯著等優點。實施後聲屏障的降噪提質效果達到5-7dB,敏感點夜間環境聲級由改造前的58-60dBA降到改造後的50-51dBA💀🚷。
實驗室現場研究照片(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自主研製的頂部降噪結構的遠場效果測試
現場測量
今年9月🧯,該項目進行了改造工程的閉環驗收,改造效果得到了參會的市😿、區、鎮和村代表及與會專家的一致肯定,中央環保督察項目的噪聲汙染問題投訴也得以最終撤案。在解決翁村路段擾民問題的同時,本項目還有豐富成果產出,包括已發表論文2篇、申請發明專利2項、參編標準1項。
完工後的聲屏障改造現場
感謝信